12月6日,霍学喜院长主持召开经济管理学院2010年第18次党政联席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学科建设问题,现就会议内容纪要如下:
一、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学科建设问题
会议听取了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姚顺波教授关于学院本科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模式的汇报,以及农经系系主任、副系主任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现为省级名牌专业,国家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及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学院学科群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先导作用。按照校党委、校行政的部署和要求,会议认为要把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建成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必须建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与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建设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科教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现有科教资源,使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结合学校发展要求、学院发展实际,会议研究决定从7个方面,加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学科建设。
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按照理论教育为基础,实践教育和科学研究训练相结合的办学思路,突出人才培养的“复合式、应用型与国际化”特色性,为国内外培养优质研究生生源。
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上,提倡和鼓励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创造条件让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训练活动。一是以杨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主,建立稳定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二是在大学二年级期末实现跨系双向选择导师机制,实质性的配置到导师的课题组进行科学研究。
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师资培养建设
针对学校2008版培养方案和新的培养改革方案趋势,将培养方案中开设的课程进行识别分类的基础上,制定师资队伍分层次培养方案。同时,以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为依托,凝练发展方向,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和指导教师队伍。
4.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以突出理论教学、注重研究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研究方法与科研训练类、实际应用类、实践调研类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课程组为单元,按照开展理论教学、科研促进实践教学的思路,建设专业课程体系。
5.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模式
按照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实际,与研究生院、学生处协调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硕-博一体化招生培养模式。
6.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师资配备
在全院范围内选配优秀师资授课,鼓励教授承担本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授课任务。
7.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按照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农经系师资队伍建设。会议研究决定,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带头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负责人、农林经济学科组评议成员等人员调整到农经系,青年教师按照专业及发展需要自愿审请调入农经系。
会议要求,结合2008版本科培养方案,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突破口,由主管教学副院长牵头设计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学科建设一体化建设方案。
二、会议通报和研讨了孙校长访问哈佛大学期间达成的相关合作意向
会议要求主管外事、科研的副院长做好前期工作准备,全力配合推进相关工作。
三、关于EI论文奖励问题
会议研究决定修订2009年制定的经济管理学院EI论文奖励办法,决定2010年度EI论文奖励,将按照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乘以1万元计算奖励金额,发表论文及影响因子认定以学校科研处核定结果为标准和依据。不符合学校科研处认定标准和依据的会议论文等,经济管理学院不再奖励。
四、其他工作
会议要求,由行政院长及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近期安排一次经济管理学院科级行政干部工作总结会议。
参加会议人员:霍学喜 姚晓霞 李录堂 姚顺波
赵敏娟 温晓林
列席人员: 夏显力 高建中
记录人员: 吴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