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黄河的保护与治理工作,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为落实总书记要求,践行二十大精神,学院启动了第四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百户千村’专项调研”。7月17日,张会老师的带领调研团队赴山西省平陆县进行调研。
平陆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核心区。全县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下辖8镇1乡,包含127个行政村、12个社区,常住人口达19.15万余人,素有“山西南大门”的美誉。平陆县农产品极为丰富,广泛种植粮食、水果与蔬菜。其中,干鲜果总面积稳定保持在26.2万亩。百合、屯屯枣、水化柿、烟叶等特色农业声名远扬;红富士苹果多次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平陆县被誉为“林的海洋、果的世界”,是国家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县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
7月17日下午,调研团队首先与平陆县农业农村局展开了座谈,县农业农村局冯局长、张店镇、圣人涧镇、常乐镇的领导以及3个镇9个村的村支书等同志参与了此次座谈。冯局长介绍,平陆县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来夯实农业基础,同时依托黄河湿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随后,镇领导介绍了全镇的基本情况,村支书分享了村里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学生们与县镇村干部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
座谈会结束后,调研团队立刻前往张店镇张店村开展调研工作。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不足1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72万元,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全村主要种植苹果,种植面积达3800亩,年产值超过6000万元。在村支书的引领下,师生们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调研结果显示,当地苹果的优果率已经提高到85%,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然而,冷链物流设施等配套不完善,依旧是制约当地苹果产业进一步升级的关键要素。
7月18日上午,团队抵达了张店镇横涧村。这个村庄以设施蔬菜种植为特色,拥有200亩番茄大棚和80亩草莓种植基地。在村支书的引领下,师生们走进番茄大棚,参与采摘和品尝活动,还体验了草莓苗定植技术,直观地感受到了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成果。参观完当地的蔬菜大棚和种植基地后,学子们走进田间地头,以“低头问农、俯身察情”的姿态,蹲在田埂上与果农悉心交谈,在大棚里学习种植技术,认真记录产业数据,在地头收集民生诉求。他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黄河岸边的农业实践相结合,在泥土的芬芳中加深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
18 日下午,调研团队分成两路展开深入调研。其中一路前往后滩村,实地调研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状况,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参观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地窨院,真切地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与村干部就如何将晋文化融入地窨院、怎样借助现代媒体吸引消费者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另一路则继续深入横涧村,围绕“农旅融合”这一主题,与村干部和农户共同研讨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他们初步规划打造“采摘 + 研学”一体化基地,旨在吸引更多游客,为乡村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两天的调研中,西农经管学子将课堂知识与乡村实践深度结合,近距离感受黄河流域农业农村发展的蓬勃生机。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持续关注黄河流域“三农”发展动态,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力支持。这些沾满泥土的笔记本、饱含真情的访谈录终将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