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2025年度后稷经管讲堂第十七场报告会在经济管理学院C301举办,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与厦门大学李智教授受邀作主题报告,张蚌蚌、睢博、仵程宽、滕瑜强、孟观飞等40余名师生参会,张寒教授主持会议。
王红玲立足“中国双碳战略”的时代背景,系统阐释农业在国家自主贡献(NDC)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不可或缺的领域,而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则关乎国计民生”这一观点。随后,她聚焦于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进程,回顾农业减排固碳的主要路径,如种植业领域的节水灌溉与保护性耕作、畜牧业的畜禽粪污沼气化处理和饲草料种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最后,她指出中国农业碳减排实践面临着粮食安全与减排固碳的双重约束和农业减排固碳贡献未被碳市场有效识别两大挑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强化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推动农业碳减排碳交易技术创新与数字化应用、加强能力建设与国际合作等。
李智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局限性入手,详细指出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初始分配和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两大研究方向。紧接着,他介绍其团队设计一套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通过该机制发现在没有一级市场的情况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各个表现呈现更加糟糕的局面,即一级市场的存在可以显著改善二级市场的波动性并减少违约情况的发生。最后,他还就美国、欧美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处于探究阶段的中国市场应该更加聚焦于机制的设计、而非一味强调效率。
会议最后,参会师生就碳排放、碳普惠等热点话题的研究与实践运用与王主席和李教授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报告会现场老师与学生们讨论激烈,实现了师生之间前沿思想的碰撞,学术氛围浓厚。此次报告会使参会师生对碳排放的研究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极大地开拓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